| 
				 
		 
				 
		 
				2007-01-06
				省思報告
		 
				 
		 
				特教業務探討
				—
				教育局特教課梁碧蘭課長
		 
				一、特教業務分為二大類:
		 
				(一)幼教業務:幼托整合(
				2-6
				歲),
				K
				年級的建立為教育部政策的規劃;幼稚教育業務繁重。
				6/6
				前辦完
				18
				場親子教育宣導幼稚整合事項。
		 
				(二)特教業務:
				88/07/16
				設課:二年教育部評鑑乙次;特教資源班由
				66
				班增至
				105
				班【人數要達到
				15
				人以上】。
		 
				二、特殊教育分為二類:
		 
				(一)
				身心障礙類有
				12
				類(特殊教育法第
				3 
				條)
		 
				(二)
				資賦優異類有
				6 
				類(特殊教育法第
				4 
				條)
		 
				三、鑑輔會所辦理之事項(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第
				9
				條):對於特殊生的鑑定與輔導。
		 
				四、特殊教育諮詢委員會(特殊教育法第
				31
				條):對於特殊生相關事項的諮詢事宜。
		 
				五、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提供普通學校輔導特殊教育學生支援服務辦法第
				5
				條):各校應依法執行與辦理
		 
				六落實特殊教育法的精神:
		 
				(一)特教資源班的設立
		 
				(二)常態編班
		 
				(三)台中市的資優班設立,其招生相關討論:
				1.
				未有初篩表
				2.
				統一分發
				3.
				測驗工具的使用
		 
				為落實特殊教育之資優生之篩選,修正相關法令
		 
				1.
				測驗得分其百分等級為
				97
				以上或二個標準差。
		 
				2.
				班別設立為分散式資源班。
		 
				3.
				要有標準化工具,採多元及多階段及綜合研究之程序規定。
		 
				七、
				96
				年教育局工作重點:一校一樂團;校園綠美化。
		 
				 
		 
				校園危機管理
				—
				文英國中莊秀蓮校長
		 
				一、自我肯定,看重自己
		 
				二、建立自信心,自我成長
		 
				三、
				Body flexible
				:
				To prepare enough to do anything when you are needed to do.
		 
				四、只有重視的人,其收穫會更多。
		 
				 
		 
				學校的策略管理
				—
				頭份國中謝義鄉校長
		 
				一、概念
		 
				(一)策略管理是一種領導,而非管理,一位主任其所做的是領導而不是管理的工作。管理是把事情對,領導是做對的事。
		 
				(二)策略是做取捨,選擇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
		 
				(三)競爭策略最重要的是把學校環境放進去。
		 
				(四)主任成功的關鍵是
				—
				客製化,掌握創造顧客價值。
		 
				(五)策略有長線與短線操作,產品生命週期的關鍵為
				21
				天。
		 
				二、擁抱策略,管理未來(學校經營的策略六大構面)
				--
				講義
		 
				三、策略目的
		 
				1.E=PF2
		 
				2.E=MC2
		 
				3.
				成功的行政人員:
				Strategies
				+
				Leadership
				+
				Talents
		 
				4.
				長尾理論:任何孩子皆要注重,對於落後的孩子運用各種方式使其成長。
		 
				四、完整的競爭力區分
		 
				1.
				專業的的競爭力;
				2.
				個性的的競爭力(教育機敏)。
		 
				五、領導是把願景,變成事實的能力,組織失敗,通常是管理過度,領導不足。
		 
				六、新主管的挑戰
		 
				1.
				透別人完成工作
		 
				2.
				面對複雜與期望的苛求。
		 
				3.
				與同仁建立良好關係。
		 
				4.
				以更高層次看自己的角色與任務。
		 
				七、領導的能力
		 
				1.
				注意力管理
		 
				2.
				意義管理
		 
				3.
				信任管理
		 
				4.
				自我管理
		 
				八、皇后效應:如何勝出,只有比別人加倍努力才有機會。
		 
				 
		 
				學校行動研究法
				—
				東海大學王文科教授
		 
				一、行動研究的意義和趨勢
		 
				Lewin, K.
				(
				1948
				)主張:研究導致行動,做為向已經確定教育實務提出挑戰的方法。鼓勵教師投入研究,作為改進他們實務工作的方法。(為代表性)
		 
				行動研究的趨勢:
		 
				1.
				鼓勵學校的變革;
		 
				2.
				助長以民主方式探討教育;
		 
				3.
				透過合作,從事研究,使個人增能;
		 
				4.
				將老師和其他教育工作人貝作為研究者,縮短教育實務與他們的願景之間的落差;
		 
				5.
				鼓勵教育人員反省他們的實務;推動試驗新理念的過程。
		 
				二、行動研究類型與學理:
		 
				(一)批判行動研究(
				critical action research
				):以解放為架構,研究者用新政策、方案或資源,以協助否認學校內部權力的團體。
		 
				根據:社會和人文科學的批判理論;後現代論。
		 
				目標:在於改良人為的組織,社會和家庭生活的品質,將之應用於教育,即聚焦於改進和增進校內,教育系統和學校社群的個人。
		 
				參與者:各類利益關係人。可用的方式
				focus groups, in-group forum.
		 
				(二)實用的行動研究(
				practical action research
				):著重於如何去探討行動研究的過程,較少具有哲學的趨向。研究當地的實務(小規模、特定區域)
		 
				Berg
				(
				2007
				)分為:
				1.
				技術
				/
				科學
				/
				合作式;
				2.
				實用
				/
				相互合作
				/
				深思熟慮
		 
				(三)學校本位的行動研究類型:
		 
				1.
				個別教師任教班級的問題;
		 
				2.
				二位教師共同合作的行動研究;
		 
				3.
				全校性的行動研究;
		 
				4.
				全學區性的行動研究。
		 
				(四)行動研究的焦點領域
		 
				1.
				焦點領域是自己的實務教與學;
		 
				2.
				焦點領域是自己可控制;
		 
				3.
				焦點領域是自己所熱心關注者;
		 
				4.
				焦點領域是自己願意去改變或改良者。
				
				
		 
				(五)進入焦點領域的方法
		 
				1.
				透過自我反思;
		 
				2.
				透過描述性活動;
		 
				3.
				透過解說性活動。
		 
				(六)行動研究的規準
		 
				1.
				民主效度
		 
				2.
				成果效度
		 
				3.
				過程效度
		 
				4.
				觸媒效度
		 
				5.
				對話效度
		 
				 
		 
				校園危機管理
				—
				教育部周燦德次長
		 
				前言:
		 
				危機處理在短期的定位要清楚,處理過程要細膩。基本觀念:
		 
				1.
				不要有戰爭的發生,定位清楚;策略、方式及態度才會正確;發展重於預防;預防重於處理(把外控性因素轉為內控性因素)。
		 
				2.
				危機處理是否得宜與個性有關係;
		 
				3.
				考量各層面:
				1.
				法治面;
				2.
				專業面;
				3.
				政治面的考量。
		 
				一、危機處理的正確認知
		 
				(一)危機的消極性與積極性意義:是危機也轉機。
		 
				(二)危機的特性:
		 
				1.
				未知性:會緊張與焦慮,未知性高的話其危機愈高,要使得未知性降低,轉化為己知;
		 
				2.
				對立性:處理不佳會與你對立,要使得對立性降低,危機轉化愈少;
		 
				3.
				不利性:對你不會有好處;
		 
				4.
				擴散性:蔓延擴大,要善於控制;
		 
				5.
				急迫性:立即處理(出錯機率高情形:倉促決定、不明現況、情緒不佳)。
		 
				二、校園危機解決的處理
		 
				(一)
				培養教師與家長危機的認知。
		 
				(二)培養教師與家長危機的意識:
		 
				危機發生起動危機處理小組【資訊組:對於危機源善於處理、並明確處理;危機相關資料建立;安全組:就人為先,加強安全維護;聯絡組:與外界聯絡,主動聯絡;公關組:應付媒體,統一發言口徑;支援組:支援各項所需的工作用品與資源】。不要有「風」-媒體;「油」-民意代表,來增加其危機處理困難。
		 
				(三)危機處理的方法及態度,可解決危機。
		 
				※說錯比不說更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