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01-12
				省思報告
		 
				校園規劃與學校經營策略
				---
				頭份國中謝金暾校長
		 
				一、校園規劃
		 
				(一)意義:將校舍、庭園與運動場,予以適當的配置,創造最佳教育環境。
		 
				(二)功能:
		 
				1.
				最佳的教學環境;
		 
				2.
				提供安全舒適教育場所;
		 
				3.
				發揮潛移默化境教功能;
		 
				4.
				方便行政管理運作;
		 
				5.
				有效因應未來發展。
		 
				(三)校園規劃原則:
		 
				1.
				實用原則;
		 
				2.
				整體原則:時間性、空間性及教育性;
		 
				3.
				安全原則:防震、防颱、防水、防汙染;
		 
				4.
				衛生原則:採光、通風、防噪音、排水、廁所、拉圾場、防熱;
		 
				5.
				美化原則:造型、色彩、公共藝術、綠化、整潔;
		 
				6.
				發展原則:前瞻性、發展性;
		 
				7.
				經濟原則。
		 
				(四)校園規劃內涵
		 
				1.
				校地選擇;
		 
				2.
				校舍配置;
		 
				3.
				校舍的排列:開放式、封閉式;
		 
				4.
				方位配置;東南向較佳;
		 
				5.
				校園綠美化:機能性、景觀性;
		 
				6.
				其他:採光通風、無障礙空間等。
		 
				二、學校經營策略
		 
				(一)學校願景:創新、溫馨、快樂、和諧。
		 
				(二)辦學理念:
				Every student can succeed.
		 
				(三)辦學目標:學生在學校教師關愛與鼓勵下,能夠真誠、樸實、守本份;
		 
				惜福、感恩、多讀書。
		 
				(四)校務經營策略:
		 
				1.
				落實生活教育;
		 
				2.
				創新教材教法;
		 
				3.
				發展多元才藝;
		 
				4.
				營造溫馨校園;
		 
				5.
				改善教學環境;
		 
				6.
				增進社區互動。
		 
				(五)校務推動準則(用心則有方法,誠意自會感人)
		 
				 
		 
				運用圖像解析教育政策意涵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鄭崇趁
		 
				一、教育政策意涵
		 
				(一)教育政策的核心價值:任何教育政策皆有核心價值,其為支持政策的推動價值觀。內涵有:
		 
				1.
				人文(頭):零體罰;
		 
				2.
				卓越(手);
		 
				3.
				優質(手);
		 
				4.
				均等(腳):教育優先區;
		 
				5.
				適性(腳)。
		 
				(二)教育政策的發展:基礎為計劃、理念及法令,其驅勢有
				10
				個方向。
		 
				(三)教訓輔導三合一方案的主要精神與實施策略:
		 
				1.
				帶好每一位學生;
		 
				2.
				整合教訓輔功能;
		 
				3.
				建構師生最佳互動模式;
		 
				4.
				闡揚教師大愛。
		 
				(四)教訓輔導三合一方案的管理哲學
		 
				1.
				對象:教師、輔導、訓導人員
		 
				2.
				使用理論:
		 
				(
				1
				)知識管理理論
		 
				(
				2
				)鷹架理論
		 
				(
				3
				)學習型組織理論
		 
				(
				4
				)多元學習理論
		 
				(
				5
				)漸進決策模式
		 
				3.
				結果:帶好每一位學生
		 
				(五)教改的全貌與組織文化的關係:其含有:
		 
				1.
				行政體制;
		 
				2.
				課程內容;
		 
				3.
				升學進路。
		 
				(六)
				21
				世紀新台灣教育的四大根基、五大政策
		 
				1.
				四大根基:競爭力(無落的學生、中上段學生表現優秀
				—
				校長與主任聯合帶動教師)、教育愛、支持網、關照能(教育愛)。後現代社會思潮及教育轉型衝擊。
		 
				2.
				五大政策:
		 
				(
				1
				)研發
				1-12
				年級基本學力檢定制度;
		 
				(
				2
				)選替性:教育普及化;
		 
				(
				3
				)訂定學生輔導法;
		 
				(
				4
				)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
				5
				)教師分級制。
		 
				(七)人格教育與輔導工作的三大階段
		 
				1.
				情操(最高)(孕育、培養):大仁、大智、大勇的胸懷;
		 
				2.
				情感(中間)(表達、得體):發而中節(致人和);
		 
				3.
				情緒(基礎)(了解、體會):喜、怒、哀、樂。
		 
				(八)彩繪人生的願景指標
		 
				1.
				自我:巔峰效能、自我實現;
		 
				2.
				志業:適配生涯、職業原相;
		 
				3.
				休閒:多元情趣、健康安全;
		 
				4.
				人際:和諧共榮、交互輝映。
		 
				(九)校長核心能力
		 
				基礎:專業素養、愛人助人
		 
				其他:計劃管理能力、實踐篤行能力、溝通協調能力、
		 
				
						      
				
				應變危機能力、研究發展能力、統整判斷能力。
		 
				(十)創新經營的意涵
		 
				1.
				實:基礎素養(現實生活);
		 
				2.
				用:整合程度(效果效率);
		 
				3.
				巧:靈活彈性(猶有餘裕);
		 
				4.
				妙:適配通達(美妙新穎);
		 
				5.
				化:系統整合(創新知識)。
		 
				二、學校創新經營的積極策略
		 
				(一)功能:變化、活力、突圍、創新。
		 
				(二)具體實施策略:
		 
				1.
				提升開會品質與效率;
		 
				2.
				落實分層負責及績效責任;
		 
				3.
				激勵創意思考實踐共同願景;
		 
				4.
				設置建言獎、鼓勵創新點子;
		 
				5.
				增進教師會專業成長的組織功能;
		 
				6.
				倡導教師普遍參與行動團隊及行動研究;
		 
				7.
				鼓舞教師進行知識管理並建置個人教學網頁;
		 
				8.
				對教師及學生實施激勵策略;
		 
				9.
				開發多元教育資源,有效進行資源整合;
		 
				10.
				發表學校特色課程與教學展現創新經營賣點;
		 
				11.
				舉辦班級創新教育活動競賽;
		 
				12.
				推展教師及學生能力護照。
		 
				 
		 
				友善校園之理念
				—
				新竹教育大學蘇永明教授
		 
				一、前言:
		 
				(一)英國推行「尊重」(
				respect
				)的禮貌運動;法國亦是推動此項運動
		 
				(二)友善校園偏向只對學生而言。(備註:應全方位的友善)
		 
				(三)評量只從學生和教育人員的角度。
		 
				二、校園安全:
		 
				馬克斯:權力是物品;任何社會是階級鬥爭。
		 
				傅科的規訓權力來分析:權力無所不在;「空間的規劃本身就是權力的展示」;規訓權力取代暴力,是監視。
		 
				*    
				校園不要有太多的死角。
		 
				*    
				無障礙空間
		 
				*    
				評估指標有
				6
				點。
		 
				三、校園人性氛圍的關注:
		 
				從職業倫理來加強;學校宜建立「談話室」。
		 
				*    
				物理關係如有衝突,其體罰與暴力不可能消失。
		 
				*    
				隨時提醒不要犯法。
		 
				*    
				對於學生的成績及其排名,不可任意公開。「給一人成績單,可加全班平均,使其知其落點」
		 
				*評估指標有
				7
				點。
		 
				四、學生學習權的維護:
		 
				同杜威(
				John Dewey
				)所堅持的「教育的內在目的」,學生的學習為最主要目的及最佳利益。
		 
				*    
				不適任教師的處理
				—
				很難處理。
		 
				*    
				評估指標有
				7
				點。
		 
				五、平等與公平的對待:
		 
				不偏心
		 
				身體自由權?
		 
				公平的定義尚未有一致的共同看法。
		 
				*    
				常態編班可採上午跑班,下午回原班。
		 
				*    
				男女生使用空間的公平
				—
				要實質的平等。
		 
				*    
				頭髮本身是符號
				-
				因此髮禁是否要解除,有再進一步的思考。
		 
				*    
				評估指標有
				5
				點。
		 
				六、權利的維護與申訴
		 
				完全只是在維護學生的權利。
		 
				民主的落實要有申訴制度。
		 
				*評估指標有
				6
				點。
		 
				七、多元與差異的珍視
		 
				多元文化教育的落實。
		 
				批判教育學觀點:學生無法帶上來的原因是在於社會未是多元的文化,唯有社會是多元,學生才能有自我展的機會,是教育能成功的先決條件。
		 
				「酷兒理論」(同性戀):對於少數族群的尊重,要從教科書做起。
		 
				*    
				評估指標有
				5
				點。
		 
				八、民主的參與與學習
		 
				學生與家長參與校務到何種程度?
		 
				校務會議為經營者的會議,請家長參與其角色定位不清楚。教科書的選擇請家長參與,亦有角色定位的疑義。
		 
				*    
				評估指標有
				6
				點。
		 
				九、人權教育的實施
		 
				「友善校園」本身應該就是人權教育的一環。
		 
				*    
				評估指標有
				5
				點。
		 
				十、教師專業自主權的發展
		 
				對教師友善,對其他人員?
		 
				*    
				評估指標有
				6
				點。
		 
				十一、被愛與幸福的體驗
		 
				主觀的感受,但宜積極營造。
		 
				*    
				評估指標有
				3
				點。
		 
				 
		 
				個人化社會的教育困境?
				~
				專題補充
		 
				一、個人主義:每個人的自我意識,為獨立自主。
		 
				二、個人化社會:每個人想獨立自主,但不可能;而又社會朝向個人化,造成個人陷入困境。(英國人
				18
				歲後,父母無義務供給)。所有團體的約束,漸漸喪失。
		 
				三、個人化社會,每個人與其他人比較,無參考架構,會喪失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四、教育的社會化困境:
		 
				1.
				不能管教學生;
				2.
				太多的尊重。
		 
				 
		 
				體健課業務報告
				—
				余國振課長
		 
				一、訂定縣長接見績優運動員之原則
		 
				(一)性質;(二)等級;(三)獎勵;(四)時間。
		 
				二、召開體育組長會議
		 
				(一)績優運動員升學問題;(二)提升游泳檢測;(三)獎勵金額度修正;(四)本縣運動教練。
		 
				三、訂定運動績效學校縣外參賽補助原則
		 
				四、修訂現行績優運動員獎勵辦法
		 
				五、修訂現有運動基金
		 
				六、訂定本縣運動專任教練辦法
		 
				七、全縣午餐供應:
		 
				八、午餐手冊訂定:預訂三年內午餐免費供應。
		 
				九、環境教育考核:開學
				2
				月前完成;各項獎懲規定。
		 
				十、規劃各單項協會週週有活動。
		 
				十一、調查各校運動器材狀況。
		 
				十二、規劃各校運動特色發展:大校(
				12
				班以上)五項、中校三項、小校(
				6 
				班以下)一項。要有計劃及獎懲。
		 
				十三、全縣游泳檢測比例提升。
		 
				十四、閒置空間處理。
		 
				十五、小學生減重計劃。
		 
				十六、爭取大型賽會。
		 
				 
		 
				經驗傳承
				—
				訓輔制度文英國中莊秀蓮校長
		 
				一、寒假是否上課:課程及各事項己排定,因而不上課;
		 
				二、
				3/3
				及
				4/14
				照常上課;
		 
				三、心得報告:依各人專長及情況而定;
		 
				四、實習學校及分組尚在規劃中;
		 
				五、午休多休息,休息為求更遠的路。
		 
				六、多專心聽講,可吸收更多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