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drick- 手札部落格
http://www.photosharp.com.tw//Blog.aspx?MId=1240      
文章內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生活教育是孩子最好的儲蓄基金   (點閱1138733)
器材分類:Adobe 奧多比 / 120相機 / 其它    日期:2007/1/19

【生活教育是孩子最好的儲蓄基金】

   

    中國人的父母經常在小孩子放學回家後,跟孩子對話:「 你今天考了幾分啊?

 

」、「今天上課有沒有不懂得地方?」猶太人的父母在小孩下課回家時,問的是:「今天學校教了什麼?」、「有沒有交到新朋友?」我們仍然停留在「高學歷=成功」的迷思。

在學齡期最重要的是--培養人跟人的關係、良好的讀書習慣!讓孩子 先把 「我的」功課做好了之後再去玩,也就是負我自己的責任 有沒有考一百分不重要,有沒有第一名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這個小孩子有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育部最新統計,台灣每八個大學應屆畢業生,就有一個選擇延後畢業,比例較八年前增加近一倍。

        我們的孩子面臨了一個困境:對未來缺乏明確目標!社會上對於無法適應工作壓力的年輕人,總冠上「草莓族」的封號,現在更有一種現象,就是家庭環境沒有經濟壓力,年齡在15-35歲之間擁有良好學歷的年輕人,卻因為對職業選擇理想過高,甚至不知如何選擇(也就是沒有明確目標,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寧可待在家裡等待自己理想中的機會,這就是所稱的「尼特族」。或者從事短暫工作,非全日工作性質,對工作單位非關輕重,習慣自由,休息時間比工作時間還長,這就是「飛特族」。這個年齡層正好是社會的中堅,對其個人更是黃金時期,但卻未能對社會貢獻正面的生產力,將來更可能成為社會無形的負擔。

    學齡期的孩子,如果沒有適當的生活教育,正確的價值觀,長大後久就可能成為上述的族群,縱使沒有變壞,父母為他存再多的金錢也是有限,最終仍然是父母的負擔。日本暢銷作家村上龍的最新著作:《工作大未來——從十三歲開始迎向世界》,書中第一個主張: 「世界上只分成兩種人,從事自己喜歡且適合自己工作並藉此生活的人,以及不是那樣過活的人。」第二個重要主張,對象是13歲以上的兒童與家長們,他說:「年輕人在出社會之前,就應該、也能夠找到自己真正想從事的工作。」而且,要從13歲開始,就發掘自己的興趣。在此階段前,兒童會大量接觸事物,對很多事情都有好奇,但進入這個階段後,孩子才能運用邏輯與抽象思維能力,判斷出自己的興趣何在。這一切均有賴家庭與學校共同努力!

 


內部引用此文章 》 外部引用網址: 由於外部引用的廣告太多,暫時關閉外部引用的功能 !! 上一篇   下一篇
回應列表 ( 0 )
欲回應請先 登入

引用列表 ( 17 ) 為避免不當廣告,新的引用預設為隱藏,作者本人開啟後,其它網友才能看見。
  此文章未被引用

印象工場 攝影家手札 版權所有 © 2008 Photosharp Taiw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