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青青@手札- 手札部落格
http://www.photosharp.com.tw//Blog.aspx?MId=81645      
文章內容
上一篇   下一篇
20091213登象山   (點閱1284964)
器材分類:Canon 佳能 / 數位單眼 / EOS 5D MkII    日期:2010/5/26

2009年12月13日早與同事相約登象山,雖然一直在台北,但卻一直沒有到過象山,
先引用一段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學會對象山的簡介如下:

象山 自然步道

地理位置
  象山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屬於台北盆地東南丘陵的一部分,因山形似象山而得名;與附近的虎、豹、獅山並稱四獸山,同為南港山系的側稜延伸。海拔標高183公尺,山雖不高,但前無屏障,台北盆地一覽無遺,是登高眺望的好據點。

人文歷史
  象山所屬的四獸山昔日屬松山區,其人文特色與松山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松山舊稱錫口,早期是平埔族的「貓里錫口社」,清乾隆十年(西元 1745年)漢人來此開墾,漸漸形成一個大城鎮。並因鄰近基隆河而成為重要的港口,曾經商賈雲集鼎盛一時。後因河道淤積,加上台北、基隆間鐵道通行,使錫口逐漸沒落。日據時代,日人將錫口改名「松山」,沿用至今。

地質
  出露於象山的地層,是由2,100~1,950萬年前的海相沈積大寮層,與1,950~1,800萬年前的濱海相沈積石底層所組成,皆是由華南古陸塊沖刷沈積而來的古老地層,以石底層的分布較廣。蓬萊造山運動將古老地層推擠出地面,因西北側巨大節理崩落,裸露出石底層底部壯觀的厚層砂岩,形成近乎垂直的陡峭岩壁,極具觀賞價值。

生態現況
  象山是台北東區一座完整的山稜,坐東朝西,內有稜線、岩壁、山坡、山窪、山谷等微環境的分化。象山自然步道則是選擇沿著象山西側山腰及山稜,環繞成一完整的循環路線,涵蓋沿線多樣之自然生態景觀。  山稜環境屬巨岩地形,植物相多為低海拔、岩石地的向陽性植物,如:黃杞、青剛櫟、大明橘、大頭茶….等。西側山腰以山窪環境為主,是一遮陽多濕的區域,筆筒樹、菲律賓榕是代表性的優勢植物;此外以金狗毛蕨為主的大岩壁亦是西側步道的主要景觀,岩生植物眾多。從靈雲宮進入步道不久,有一段山谷環境,該區山黃麻成林,林下則密生海南實蕨,頗具特色。  整體而言,象山曾為相思樹造林地,所幸經過相當時間的保護,又因台北地區植物發展潛力旺盛,才讓這片森林重獲生機。迄今,象山的大部分地區已由自然萌發演替中的天然林,逐漸取代人工相思林。

再來是我們今天登象山的一些影像分享

象山步道入口








象山上拍101大樓及台北市景象

























四獸山步道地標


停在樹幹上的蛾


路標


觀音及十八羅漢










再上層樓






 

內部引用此文章 》 外部引用網址: 由於外部引用的廣告太多,暫時關閉外部引用的功能 !! 上一篇   下一篇
回應列表 ( 0 )
欲回應請先 登入

引用列表 ( 0 ) 為避免不當廣告,新的引用預設為隱藏,作者本人開啟後,其它網友才能看見。
  此文章未被引用

印象工場 攝影家手札 版權所有 © 2008 Photosharp Taiw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