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攝影界正處於邁入自動對焦的轉型期,不少專業的攝影人員仍然在MF跟AF間打轉。CANON進入AF時代,斷尾求生的放棄了FD接口,開起了EF的時代,也開始了稱霸攝影界的豐功偉業,在EOS-650的前引下,CANON的各階層AF單眼開始大量販售,即便是AF的創始品牌MINOLTA也有點吃力,NIKON則推出F501至頂級的F系列。
時至1992年,眾家AF正打得如火如荼,CANON冷不防推出了一套全新的功能,就是日後被稱為眼控的Eye Control,配合專業機子EOS5,震驚攝影界。
眼控的功能如下:
當觀看景物時,眼球會注視著最關心的主體。EOS-5的眼球控制自動對焦的概貌念也是一樣。 只要在照相機的觀景器內注視主體,鏡頭便會代為自動對焦。 眼球控制自動對焦系統,運用了五個水平對焦點操作。 只需把視線注視其中一點,鏡頭便全自動向位於該點的主體對焦。
此系統的原裡,簡單來說,是內觀景器內的紅外線發光二極管放出一束紅外線,經眼球反射至CCD感應器.照相機分析反射回來的訊息,然後選擇適當的對焦點.。眼球的大小形狀因人而異,眼球控制自動對焦的操作,只要經一簡單的設定程序.,便能輕易地解決此困難。而此系統更可同時儲存及記憶五位使用者的眼球資料。使用時,不同使用者只需選取自己的眼球資料記憶,便可立刻開始操作。
其後在96年將功能下放,生產EOS50E(50為沒有眼控的版本)。
並在1998年進階推出 EOS3,相較先前EOS5的眼控像是輔助般的機能而言,EOS3的反應速度敏銳的多,另外配上45點對焦,幾乎不會有太大的誤差,僅有配戴眼鏡時稍有影響。且配上PB-E2手把時,EOS3可達到每秒六張的速度。堪稱眼控的經典。
此後,將機能下放給EOS30(33為無眼控版本),最後在2005年左右推出了EOS30V,算是極了眼控基礎技能的中階機種。
然而眼控的傳奇卻就此打住,不知為何,CANON在推出EOS1V時並沒有配上眼控功能,且在此後進入數位時代也沒有再有延續性的機種出現。當代CANON的發言人被提及此問題時,曾說眼控還有其不完美之處,所以不會加到1V也是理所當然的。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CANON一直沒有推出3D,也許在這背後正醞釀著Digital+Eye Control的強大陰謀?XDD
歷代眼控比較:
EOS3
EOS5
EOS30
EOS50E
外觀
二售價位(價位浮動)
7000 上下
5000 上下
4000 上下
堅牢性
玻璃纖維強化聚碳酸酯(完全包覆)及鋁骨鑄模
玻璃纖維強化聚碳酸酯(EOS30跟50E機頂為金屬質揭露出僅上漆,EOS5則是部分結構完全為塑膠)及鋁骨鑄模
內置閃燈
無
有
自動對焦區域(眼控區域)
45 點(可調整為11點)
5 點水平向
7 點(水平4點,垂直2點,中央一點)
3 點水平向
閃燈測光模式
E-TTL, A-TTL, TTL
A-TTL, TTL
測光模式
區域評價測光,部分測光,點測光,對焦點連動測光,中央部重點平均測光,多點點測光點測光
35 區評價測光,部分測光,對焦點連動測光,中央部重點平均測光
6 區評價測光,部分測光,對焦點連動測光,中央部重點平均測光
觀景窗視野率
97%
100%
95%
快門速度
1/8000~30 sec, B 快門
1/4000~30 sec, B 快門
視度調整機構
捲片最高速One-shot每秒
4.3 格; 6格 (有PB-E2), 7格 (併用NP-E2)
每秒5格
每秒4格;
每秒格2.5
反光鏡鎖起
發表日
1998
1992
2000
1996
價格功能比
★★★★☆
★★★★
★★★★★
特殊優缺點
過片及反光鏡跳起聲音之大。電力顯示要開機背。
操作安靜,為眼控初創機子,反應不及後繼機種,眼控不實用。
末代機,集大成,唯一的問題是不能點測光。
為EOS5下放的機種,除了無點測光,其他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