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不是每天走路上班穿越這片大草原,
				
				也不會在無意之間發現這些蝌蚪的生命之歌
				
				。
		 
				
				
		 
				 
		 
				   
				
						入春後的某一天,下起了一場大雨,草原較
						
						低凹的地方積了一漥淺水。
				
		 
				
				  
				 
		 
				   
				
						大約
						3
						、
						4
						天後,水漥裡居然出現了蝌蚪。
				
		 
				
				  
				
				  
				
						
								  
				 牠們數量驚人,大可想像草原不久之後就會佈滿了跳躍的小蛙,其實不然...... 
		 
				
				  
				
				
				
						
						
				  
				   
				
						鷺鷥三不五時出沒在水漥周圍,輕易地享用一
						
						頓頓的蝌蚪大餐。
				
		 
				
				  
				
				  
				   
				
						白鶺鴒也來湊上一腳,我還撞見過一群外來種的八哥在那兒大快朵頤。但這些獵食者還不是最可怕的
						……
				
		 
				
				    
				   
				
						最可怕的是─乾旱!如果幾天不下雨,在日曬
						
						下,水漥漸漸乾涸,牠們只能不斷向中心聚攏
						
						,相濡以沫的等候著奇跡發生。
				
		 
				
				  
		 
				
				
				
						
						
				
		   
								比前一天更為乾涸了,有的蝌蚪已跳到同伴身
								
								上,這時候如果下一場及時雨,可能還有救。
								
						 
								我曾經不忍地設法將牠們剷起移到約
								300
								公
								
								尺外的一個小水池,然而似乎只是為吳郭魚進
								
								補而已。我終於冷靜下來,讓牠們遵循大自然
								
								的法則去走完生命的歷程。
						 
				
		 
				
				  
				
				
				
						
								  
				 全都乾渴而死,仔細看,紅螞蟻們已成群結隊前來處理屍體了,草原上,不會有「食物」被浪費。
		 
				
				    
				
						
								  
				 造化弄人,隔天夜裡下起一場大雨,生命之水又在凹地裡閃閃發光,但已無法起死回生。可是......... 
		 
				
				  
				
				  
				
				
				
						
								  
				
						畢竟有些蝌蚪幸運地長成了,牠們懷著對出生
						
						地的記憶,在早晨回到新生的水漥來。 
		 
				
				  
				
				  
				
						  
				這隻褐色的似乎和上面那隻綠色的不同種,但
				
				牠們都得努力地生存下去,明年此時,第一場
				
				春雨過後,還要回來繁衍新的生命。
		   後記: 1.我不知這些蛙的種類,要查也不知從何著手,也許手札的蛙類專家neo兄能夠解答。 2.我刻意不標示日期,因為這故事從春天到夏末,在每一陣大雨後都會上演,那些負有族群繁衍重任的成蛙們,把握住每一次水漥形成的機會大量產卵,牠們的子嗣有多少能夠存活,只能聽天由命,我無法估計其機率,但必定是很低的,然則只要每年春天還能在雨後的水漥發現蝌蚪,就表示牠們的香火仍在延續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