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悲情文化
一直以來,很〝台灣〞的台灣人就喜歡搞悲情
很〝台灣〞的攝影人也喜歡【把悲情當人文】
好像只有悲情才有張力,只有悲情才有創作力
於是一些自覺前衛的台灣攝影人極儘所能的比悲、比苦、比慘、比可憐 ~
好像作品不夠悲、不夠苦、不夠慘、不夠可憐就沒票房!
【欺騙與悲情】就不斷地播放著老戲碼
【台灣文化除了悲情還是悲情】
可是 ~
老在那邊悲情卻啥也不做;是在裝可憐給誰看啊?
別老在那邊喊陰暗;把窗帘拉開讓陽光進來嘛!
別老在那邊喊髒亂;捲起袖子把環境掃乾淨嘛!
沒有人在我家掛招牌;招牌是我自己掛的!
沒有人在我家丟垃圾;垃圾是我自己丟的!
怪誰啊?
是啊!攝影家要〝反應社會〞所以〝現況〞是啥就拍啥
把髒亂毫無美感的〝現況〞表現在作品裡是要拍給國際看看我們有多髒亂
然後別國的人就會跑來幫我們美化、幫我們打掃是嗎?
若論人口比例 ~
辛勤勞工要比花車女郎和檳榔西施加起來還多吧?
不去拍辛勤勞工,去拍花車女郎和檳榔西施做啥?
上班族 要比乩童多吧?
不去拍上班族的認真工作與生活,去拍乩童作法扎得滿身血幹啥?
說穿了還是【搞悲情】【灑狗血】嘛!
不拍那些怎麼有〝張力〞呢?
一個整天喊倒霉的人,就會真的倒霉
一個整天要唱衰的人,就會真的很衰
對於歷史,過去了就過去了,要繼續向前行,沒必要終日思想起
攝影家要〝反應社會〞,要多去反應社會的光明面
給人陽光、活力、歡樂與生命力的感覺
這樣樂觀的態度,才能給台灣帶來希望
有啥好悲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