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哥哥春雨,
												
												
														12
												
												
														歲,開學將讀初中一年級;弟弟春光,
												
												
														9
												
												
														歲,開學將讀六年級。
												
												
												
										
								
						
						 
						
								
										
												
														 
 
										
								
						
						
								
								
						
						
								
										
												放暑假以來,每天天不亮,兄弟倆就自覺的早起,簡單的洗一下臉,就扛上木锨蹬著借來的三輪車,到附近的選煤廠撿拾過往車輛灑落的煤泥。只要有拉煤泥車,弟兄倆就不會離開已經撿拾了多年塵灰煤灰飛揚的馬路。只要不下大雨,總會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小湖子村東的一段馬路上見到他們和他們父母的身影。
												
												
										
								
						
						
								
								
						
						
								
										
												聽他的鄰居說,現年
												50
												歲的父親李志堂患有重症肌肉萎縮,現年
												45
												歲的母親夏花,患有腦膜炎後遺症並伴有癲癇。每天母親依靠輪椅推著父親到處游蕩,在撿拾煤泥的同時,到附近工人村的飯店討要一些剩下的飯菜,帶回來供撿拾煤泥回來的弟兄倆食用,年復一年的度過了近
												10
												個春秋。由於他老家在臨渙鎮,而現在居住在相距近
												20
												公里之外的另一個鎮小湖子村,失去了土地,更沒有營生和親人等其他經濟來源,
												僅靠弟兄倆撿拾的煤泥賣些錢維持生計,艱難的度日。
										
								
						
						 
						
								
										↓2.
										
												
														春雨一雙涼鞋從不離腳,他渴望有一雙新球鞋。
												
										
								
						
						
								
								
						
						
								
										
												  
										
								
						
						
								
								
						
						
								
								
						
						
								
										
												兄弟輛合力卸下一車的煤泥。他們的家處在還算熱鬧的臨渙工人村的南端一隅,兩面被高高的矸石包圍著,不知是否因為房子的低矮和破舊,路過的行人幾乎沒有看到它的存在,甚至沒有人注意那是一家四口人居住的地方。房子就是磚頭塊做支柱,破碎的毛氈和水泥瓦板做頂堆成的面積不足
												10
												平方米的棚房。父親的生活無法自理,母親的精神不良,處在灰塵不斷的馬路旁的家,無論室外室內,都是凌亂和難以入目。
												
												
										
								
						
						
								
								
						
						
								
										
												鄰居賣雪糕的說:
												“
												兩個小孩太懂事了,從小能知道幹活,不上學時,天天撿拾煤泥,賣錢掙學費和維持家裡生活,太不容易了。
												” 
										
								
						
						
								
										
												鄰居馬路對面的醫生說:
												“
												他家有病人了,我們只收一元錢,無論拿多少藥。不容易呀!他家很不幸!
												” 
										
								
						
						
								
										
												鄰居一位婦女說:
												“
												他家用的電是我們家的,我們不收他家電費多年了,權當幫助他家了,還有三輪車,幾乎成了他家的了,無所謂的,很可憐的一家。
										
								
								
										
												”
												  
										
								
								
										
								
								
										
												鄰居和弟兄倆同齡的女孩說:
												“
												暑假裡,他倆天天撿拾煤泥,也很少和他們玩耍,有時候看著一車重重的煤泥,不一會他倆就卸完了,反正我是幹不來。
												” 
										
								
						
						 
						
								
										↓3.
										
												
														一家四口住在面積不足
												
												
														10
												
												
														平方米的棚房
												
										
								
						
						
								
								
						
						
								
										
												
														 
 
										
								
						
						
								
								
						
						
								
								
						
						
								
										
												一天晚上近
												11
												點,滿身灰泥水的兄弟倆吃力的瞪著一車煤泥回到了家,大約
												20
												分鐘卸完煤泥後,簡單的洗去煤泥灰後,狼吞虎咽的吃著父母
												“
												准備
												”
												的晚飯。問及春雨的最大希望時,他很羞澀的仰望了好長一段時間天空,說:
												“
												我想明天能撿到好多煤泥,能有書包能有一雙新球鞋。
												”
												問及弟弟春光時,他有些笑嘻嘻的說:
												“
												馬上開學了,准備好好上學。
												”
												此時他們似乎還不知道,父母正為他們開學有沒有學校上而天天發愁,或者說因為家貧,沒有那個學校願意收留弟兄倆,這幾年,父母不知費盡了多少周折,弟兄倆輾轉了幾個學校,才艱難的維持到今天。
												
												
										
								
						
						
								
								
						
						
								
										↓4.
								
								
										
												累了就喝點自己帶的水; 
										
										
												父母遠遠的看著孩子洗去一天的灰塵。
										
								
						
						 
						
								
										
												
														 
 
										
								
						
						
								
								
						
						
								
								
						
						
								
										這個家庭是不幸的,但懂事的弟兄倆又是堅強的。
										然而,在這樣的時節,距離春天不遠了,如果說春天的陽光很司空見慣,那麼又有誰能在那樣美好的季節裡,為這個家庭送來甘甜的春雨呢?
								
						
						
								
										
								
								
										有誰能為他們解決新書一雙新球鞋和一身的新衣呢
										?馬上開學了,不知道弟兄倆能否繼續他們的求學之路,他們在期盼著、
										
												等待著……
										
										好心人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