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400/F13/7s
這兩週利用土城黑翅螢的大發生期去拍了幾次照,有不少朋友詢問說螢火蟲發光照到底該怎麼拍?其實我是今年才第一次拍螢火蟲,一般的攝影書籍也幾乎沒談過該怎麼拍螢火蟲,我僅能就這幾次拍照自己摸索的經驗提出來跟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能一起來討論。
時間:
一般夏季型螢火蟲的數量會比秋、冬型螢火蟲數量來的多,以在各地大發生機率很多的黑翅螢來說,牠們的主要發生期約在3-5月,而每日的活動高峰大概是在晚上7-8點,9點以後則明顯活動力降低,發光數量變少,所以7-8點時間適合拍大景,而9點以後適合拍特寫。
器材:
1.拍攝螢火蟲發光照需要高ISO與長時間曝光,所以機身建議以DSLR為主,消費機拍出來恐怕畫質會不大理想。 2.鏡頭方面,大景照依場景及個人構圖喜好,可使用等效約28-50mm左右的鏡頭,特寫照則建議使用1:1微距鏡,以最常見的黑翅螢來說體長約1公分上下。 3.因為需要長時間曝光所以腳架是一定需要的,並且強力建議使用可低角度拍攝的款式,另外這時候快門線也是很好用的。 4.拍攝環境大多很暗所以取大景時若有熱靴水平儀,再取景構圖時會比較方便。 5.另外輔助照明器材,最好可以套上一層紅色玻璃紙,以降低光線對螢火蟲活動造成的干擾。
大景照:
為了捕捉到足夠亮度的螢光,ISO建議使用400-800,光圈F2.8-F4,手動對焦在無限遠處,快門則依現場螢火蟲數量及光害程度調整。一般來說200秒左右的快門,大都可以捕捉到很壯觀的場景。
但是像我這次拍攝的地點是在土城,雖然我已經特別挑了無月光的日子前往,但是天空的雲層反射了過多的城市光害,快門時間大概只夠維持在40-50秒左右,過慢的快門會讓地景過亮搶走螢光的風采,調低ISO或光圈,又會使螢光變的過於黯淡,這時該怎麼辦呢?我想到了一個類似重複曝光但又不是重複曝光的辦法,就是對同一場景,以相同設定值連續拍攝多張,然後以軟體亮度疊圖處理。這種方法,可以多累積主體螢光的數量,但是卻保持背景亮度的不變,這對於有過多光害的場景,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軟體處理方法請參考
http://www.wretch.cc/blog/winsun&article_id=9517807
)
ISO 800/F3.5/50s *5張
特寫照:
拍螢火蟲的發光特寫照,既要螢火蟲長時間不動,又要持續發光,是有一定困難度的。一開始我是用罩著紅色玻璃紙的手電筒利用邊緣光去持續補光,好不容易找到一隻不亂跑的螢火蟲,雖然你感覺螢火蟲似乎沒在動,但其實牠的觸角與六隻腳卻是很不安分的,怎麼拉高ISO降低快門拍,都還是有些模糊的。
後來我想到另一個方式,ISO值我用400來兼顧畫質與避免過慢的快門,光圈我縮小到F11-F13來取得足夠的景深,快門設B快門,也就是說快門值每次是不固定的。
我的拍法是,對完焦後(這時候40D的Live View超好用),完全熄燈,等目標螢火蟲開始發亮後,開啟B快門,然後數著螢光發亮的次數,等發光約在3-10次後,開始補光然後收快門。這樣做既可以拍到足夠的螢光,也可以避免持續補光容易造成的模糊,成功機率會提高很多。至於螢光發光幾次後該開始收快門,則端視你的ISO值、光圈,及你想表現出來的發光程度而異。發光次數多螢光較漂亮,發光次數少當然螢光較弱,但可以看清楚發光器的節數,在生態記錄上意義卻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