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銳利化方法
				
		 
				(本文試圖傳達的是數位暗房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秘方。)
				
						
						
				
		 
				
						 
				
		 
				銳利化方法可以說是千奇百怪、花樣百出。嚴格來說,影像究竟應該如何進行銳利化,除了每個人的主觀認定不同之外,客觀上也沒有絕對的標準:沒有哪種方法一體適用於所有影像,個別影像必須根據其個別狀況考慮。本文並不打算討論所謂理論上正確的方法;反之,我們的目標擺得比較低:『任何』影像使用起來效果『通常都不錯』的簡便方法。關於這種方法,如果做成
				PS
				的
				action
				,只要在鍵盤上按一下,
				3
				~
				5
				秒鐘之內就可以完成銳利化程序,而且效果通常不錯。
				
						
						
				
		 
				
						 
				
		 
				
						構想
				
				
						
								
								
						
				
		 
				這套方法是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單純的銳利化(
				USM
				),一是適當的遮罩。換言之,針對影像,我們做相當強烈的銳利化,然後透用某種遮罩,讓影像應該做銳利化的地方,得到充分銳利化,不該進行銳利化的地方,則被遮罩保護。
				
						
						
				
		 
				
						 
				
		 
				
						步驟
				
				
						
								
								
						
				
		 
				此處以圖
				001
				為例子說明。
		 
				
				
				
						
						
				  
				圖
				001
		 
				
						
								  
				
						 
				
		 
				首先,我們準備複製一份影像,將這份複製影像轉換到
				CMYK
				空間,取得適當的遮罩。
		 
				
						 
				
		 
				
						1.          
				
				針對圖
				001
				,複製一份影像,
				Image > Duplicate
				,將複製影像稱為:
				Duplicate
				。
				
						
						
				
		 
				
						2.          
				
				針對
				Duplicate 
				影像,
				Edit > Convert to Profile 
				,選擇
				Custom CMYK 
				(參考圖
				002
				的紅色與藍色箭頭),在對話窗裡,做下列設定。
				Separation Type: GCR 
				;
				Black Generation: Heavy 
				;
				Black Ink Limit: 70 
				;
				Total Ink Limit: 340 
				(參考圖
				002
				的綠色箭頭)。
				OK 
				。
				OK 
				。
				
						
								
								
						
				
		 
				
						 
				
		 
				圖
				002
		 
				
						
								  
				
						 
				
		 
				
						3.          
				
				繼續對於這個
				Duplicate
				影像(
				CMYK
				影像),在頻道面版上,滑鼠選擇
				Black 
				頻道。
				
				
				
						
						
				
		 
				
						4.          
				
				將
				Black 
				頻道轉換為灰階影像。
				Image > Mode > Grayscale 
				,對話窗:捨棄其他頻道?
				
				
				選擇
				OK 
				。
				
						
								
								
						
				
		 
				
						5.          
				
				對於灰階影像,
				Image > Adjustment > Auto Level 
				。
				
				
				然後,鍵盤
				Ctrl+I
				,把黑白影像反轉。這就是我們想要的遮罩。接下來,先把這個遮罩存放到原來影像的頻道面版,步驟如下。
				
						
						
				
		 
				
						6.          
				
				回到原來的影像
				RGB
				(圖
				001
				)。針對原來影像,在頻道面版上(
				channel panel
				),建立一個新的
				Alpha
				頻道(換言之,用滑鼠點圖
				003
				綠色箭頭標示處)。然後,滑鼠點
				Alpha
				頻道使其反黑,透過
				Image > Apply Image
				的指令,把
				Duplicate
				的灰階影像複製到
				Alpha
				頻道上(參考圖
				003
				的紅色與藍色箭頭標示)。由於遮罩已經保存在原來影像,
				Duplicate
				影像沒有用,將其刪掉。
				
						
						
				
		 
				
						 
				
		 
				圖
				003
		 
				
						
								  
				
						 
				
		 
				
						 
				
		 
				現在,關於這個影像,我們經取得適當的遮罩,接下來準備做銳利化。
		 
				
						 
				
		 
				
						1.      
				
				針對原來影像,複製圖層(
				Ctrl+J
				),稱該圖層為「銳利化」。
		 
				
						2.      
				
				滑鼠點圖層面版的「銳利化」圖層,使其反黑(參考圖
				004
				紫色箭頭)。
				Filter > Sharpen > Unsharpen Mask
				,叫出
				USM
				對話窗,根據圖
				004
				做設定。請注意,預設狀況下,把
				Amount
				一律設定在
				500
				(紅色箭頭),不再做更動;
				Threshold
				預設在
				0
				(藍色箭頭)。首先調整
				radius
				,通常設定在
				0.7
				~
				2.0
				,需要保持微妙細節者,
				radius
				需要小些(例如:人像肌膚、花朵,可能在
				0.8
				~
				1.0
				甚至更低),線條明確者,
				radius
				可以設得大些(建築物等
				1.0
				~
				2.0
				甚至更高)。決定
				radius
				之後,接著調整
				Threshold
				,如果影像沒有雜訊問題,就讓
				Threshold
				保持
				0
				,否則慢慢往上調,直到雜訊不是問題為止。目前這份影像,我們的設定為
				500-0.8-0
				。影像看起來雖然明顯太銳利,但不妨。
				
						
						
				
		 
				
						 
				
		 
				圖
				004
		 
				
						
								  
				
						 
				
		 
				
						3.      
				
				將第
				2
				步驟的「銳利化」圖層,複製一次(
				Ctrl+J
				),將這兩個銳利化圖層,分別稱為「銳利化
				Lighten
				」(混合模式為
				Lighten
				,
				Opacity
				=
				50
				%,請參考圖
				005
				綠色箭頭)與「銳利化
				Darken
				」(混合模式為
				Darken
				,
				Opacity
				=
				100
				%,請參考圖
				005
				藍色箭頭)。然後,把這兩個圖層納入一個
				Group
				。
		 
				
						 
				
		 
				圖
				005
		 
				
						
								  
				
						 
				
		 
				
						4.      
				
				針對
				Group
				圖層,裝上空白遮罩。滑鼠點空白遮罩,透過
				Image > Apply Image
				,把頻道圖層上的遮罩(
				Alpha 1
				),複製到空白遮罩。
				
						
						
				
		 
				
						 
				
		 
				圖
				006
		 
				
						
								  
				
						 
				
		 
				
						5.      
				
				最後調整。有兩個圖層的
				Opacity
				需要調整:
				Group
				圖層與「銳利化
				Lighten
				」;前者調整整個銳利化的程度,後者如果設定為
				100
				%,相當於第
				2
				步驟的結果,但通常適合設定在
				50
				%左右。另外,遮罩本身也可以調整:滑鼠點遮罩,鍵盤
				Ctrl + M
				,叫出曲線,透過曲線調整遮罩。譬如說,如果我們把
				Group
				圖層的
				Opacity
				調到
				100
				%,但仍然覺得不夠銳利,則可以調整遮罩,讓遮罩原來的白色部分變得更白。請參考圖
				007
				,滑鼠點圖層面版上的遮罩,鍵盤
				Ctrl+M
				叫出遮罩的曲線,做圖
				007
				紅色箭頭顯示的調整,使得影像變得更利(藍色箭頭)。同理,如果我們覺得銳利化程度雖然不錯,但肌膚紋理應該得到更好的保護,則可以透過曲線讓遮罩的黑色部分變得更濃。當然,我們也可以讓遮罩的黑白反差變得更大(會有什麼效果?)
		 
				
						 
				
		 
				圖
				007
		 
				
						
								  
				
						 
				
		 
				
						比較
				
				
						
								
								
						
				
		 
				圖
				008
				顯示影像經過銳利化處理之後,
				沒有
				裝遮罩與裝上遮罩的差別。
		 
				圖
				008
		 
				
						
								  
				
						 
				
		 
				圖
				009
				顯示銳利化處理之前與處理之後的比較。
				
						
						
				
		 
				
				  
				圖
				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