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相機如何正確曝光?
導論
『正確曝光』與『正確曝光方法』是全然不同的兩回事。
我們此處想要談論的問題,不是影像曝光美或不美,而是曝光方法正確或不正確。正確的曝光方法,可以讓我們取得最好、最豐富的影像資料,因此也有潛力轉換為畫質最佳的影像。
前言
對於圖
01
的
6
個
jpeg
檔案,何者是最好的曝光?
圖
01
關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沒有對或不對的問題。對於我來說,可能會選擇
RX
_
005
,因為我個人看它最順眼。
接下來,讓我們觀察圖
02
,其中顯示
6
個
raw
檔(曝光量與前面
6
個
jpeg
檔分別對應)。現在,我們再重複前面的問題:請問何者代表「正確」的曝光?按照「向右端曝光」(
expose to the right
)的準則,這個問題是有標準答案的。
圖
02
定義:向右端曝光
所謂「向右端曝光」,就是
raw
檔的曝光量,應該儘可能讓相機
LCD
呈現的直方圖往右邊端點靠(可以考慮稍微穿越),但又不至於讓亮部爆掉。此處提到的直方圖,是指
R-G-B
個別頻道的直方圖;換言之,個別頻道的直方圖儘可能往右靠,但不要讓任何頻道爆掉。以上是「向右端曝光」的原則,但實際執行起來,還要特別注意四點。
1.
對於相機的
raw
檔曝光,只要考慮向右端曝光,不需考慮影像本身太亮或太暗的問題。就這方面而言,
LCD
提供的直方圖很重要,至於
LCD
呈現的影像本身,幾乎毫無意義。
2.
目前的
raw
檔轉換軟體,對於爆掉的亮部,細節恢復功能愈來愈強,通常只要
3
個頻道沒有同時爆掉,就有復原的機會。所以,如果只有某個或
2
個頻道穿越右端
1/3
格左右,其亮部細節通常都可以復原。有時候甚至可以讓某個頻道直方圖故意稍微穿越右端。至於實際操作技巧,則取決於個別相機與
raw
檔轉換軟體。
3.
如果相機沒有個別頻道的直方圖可供參考,那只好退而求其次,觀察綜合頻道的直方圖。可是,綜合頻道通常是由
25
%
R+50
%
G+25
%
B
構成,所以其判讀要特別注意。
4.
由於相機
LCD
的直方圖是顯示
raw
檔轉換為
jpeg
檔之後的狀況,所以相機上儘量不要做一些與
raw
檔無關的設定,因為這些設定只會影響
jpeg
檔,自然也會影響相機
LCD
呈現的直方圖,顯然會妨礙直方圖的判斷。
現在,讓我們回到圖
02
,觀察這
6
個
raw
檔。請問,何者具備正確的曝光。關於這個問題,當然要觀察直方圖。請參考圖
03
,我們發現
RX
_
002
_
NEF
具有正確的曝光,因為它符合「向右端曝光」的原則,其
G
頻道的直方圖已經頂到右端。
圖
03
請注意,
RX
_
002_NEF
客觀
正確的曝光,但未必符合我們的
主觀
審美標準。換言之,
RX
_
002_NEF
雖然提供給我們最好的
檔案
,但未必是最好的
影像
。所以,
RX
_
002_NEF
還需要在
raw
檔轉換軟體或後續編輯軟體做必要的調整。假定我們根據圖
04
的設定(曝光減少
1
格)來調
RX
_
002
_
NEF
。
圖
04
請注意,這個檔案的曝光減少
1
格,其曝光量剛好就等於
RX
_
005
_
NEF
。所以,
RX
_
002
與
RX
_
005
分別轉換為
tiff
(或
jpeg
)檔之後,外表看起來是很接近的,但檔案品質不同,因為
RX_002
是來自於曝光正確檔案(換言之,向右端曝光),但
RX
_
005
則否。我們可以比較這兩個影像的
R
頻道雜訊程度,請觀察圖
05
。圖
05
上圖是來自正確曝光檔案,下圖則是直接轉換自
RX
_
005
_
NEF
,後者的雜訊明顯較嚴重。
圖
05
讓我們利用
Neat Image
軟體的
Profile Viewer
衡量這兩個檔案的雜訊程度,結果如圖
06
。
RX
_
002
的雜訊指數為
1.66
,
RX
_
005
則為
2.23
。
圖
06
各位也可以運用自己的影像做測試,看看相右端曝光的檔案,其品質是否明顯較好。
理由:向右端曝光
接著,我們準備說明,「向右端曝光」的根據何在?
raw
之所以向右端曝光,最主要的理由,是希望充分運用階調。我們知道,數位相機感應器是透過線性方式擷取亮度資料。所以,相較於「向右端曝光」,如果曝光少了
1
格,等於是浪費了可供運用的半數階調。就目前
14
位元的
raw
檔來說,其每個畫素可供呈現的階調有
214
=
16,384
個階調。如果曝光少
1
格,等於是浪費了半數(相當於
8,192
個)階調。請參考圖
07
,左圖代表某影像向右端曝光的直方圖(但此處的
gamma = 1.0
,並非一般的
gamma = 2.2
)。右圖則代表相同影像曝光少
1
格的情況,這會使得整個右邊一半的階調都被空著,相當於浪費了。
圖
07
對於圖
07
右半邊的影像,我們當然可以透過編輯工具來擴充其動態區間(譬如:
Level
)。可是,如圖
08
顯示的,階調少了一半,就是少一半,即使我們擴充動態區間,階調之間會產生缺口(如同直方圖顯示的),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色調分離(
posterization
)。如果是曝光少
2
格,缺口的情況更明顯,請參考圖
09
。
圖
08
圖
09
另外,向右端曝光,可以讓檔案的
S/N
比率(訊號∕雜訊)達到最大(圖
05
與圖
06
可以清楚顯示這點),
S/N
比率達到最大,也代表動態區間最大。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傳統底片的亮部細節會經過壓縮而慢慢消失,但數位相機拍攝的亮部,一旦飽和之後,就會被截掉而突然消失(請參考圖
10
)。所以,傳統底片根據主體曝光,即使亮部爆掉,細節也會慢慢隱藏而消失。對於數位影像來說,如果根據主體曝光(例如:拍攝
jpeg
檔),萬一應該保留細節的亮部爆掉,會顯得非常醜陋。這也是數位影像應該採用
raw
檔拍照的原因之一(如此才能引用「向右端曝光」的原則)。
圖
10
由於天空影像的
R
頻道雜訊最明顯,所以讓我們在看一個天空的例子,用以比較「向右曝光」與「少曝光
1
格」的雜訊情況。圖
11
是兩個
raw
檔,一個是向右端曝光(然後在
raw
檔轉換軟體向下調整
1
格曝光),一個則較右端曝光少
1
格。圖
12
則是比較兩個
raw
檔轉換為
tiff
檔之後的
R
頻道情況。
圖
11
圖
12
最後,我想再強調一次,向右端曝光的方法只是用於raw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