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嶼「二崁」近於濱海公路及澎湖跨海大橋,據說這裡的居民大多姓「陳」,  而且有幾戶都是相當有錢的人家,即使當年大多數的生活都很辛苦,他們仍然建造了大房子在此。  這些以石頭打造的古厝,至今仍保有當年的外型,但原本的主人與建造者,已經紛紛離去。  除了古老的珊瑚石屋之外,村子裡的人似乎特別喜愛詩歌,  幾乎每戶居民,都會在門口或自家外牆掛上寫滿文詞的木片,十分雅緻。  這些詩歌有些相當有趣,甚至還能帶人走進過去的生活情境,  感覺上,大部份的中年旅行者~都特別喜愛這一味。  
				  
   
   
   
		 對以前的澎湖朋友來說,磚、瓦、磁磚都是很貴的材料,  只要家裡有貼個幾塊在牆壁上,人家就會認為是超級有錢人了喔!  為了節省成本,他們連窗子都只用幾片磚瓦去搭建。  
				  
		 小草及小花的堅韌生命,由此可見....  就算從珊瑚夾縫之中,也能見到鮮紅色的小花朵。  
				  
		 一樣位於二崁的「陳家古厝」,目前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進入時必須收取清潔費30元!!  如果問我覺得值不值得?! 只能說:「如果繳了30元可讓古蹟好好保存下來,那就給吧!!」  但就這一趟路程看來,可能不是如此....  
				  
   
   
		 門前這口井水,至今仍然可以取水、使用;大門上的時鐘,至今仍舊自行運轉、準時,  據說這座古厝建造於西元1901年,也就是民國元年的時候,  從建造的材料不難看出,這戶人家當年十分風光,  當年在澎湖西嶼,可以貼滿高貴磁磚、瓦片甚至玉石的人家,大概也只有這麼一戶吧?!  
				  
   
   
		 「古蹟,一定要是舊舊、髒髒的嗎?!」  總覺得,只要保有原本的文物與建築,但環境還是要打掃乾淨才是呀!!  陳家古厝保有相當完整的古厝,但也似乎也保留了當年的髒亂環境,  如果可以的話,真希望是打造古蹟當年的氣勢,而不單單是保存下來而已。  
				  
   
   
   
		 七月的澎湖,真不是普通的熱....  才走不到幾步路程,就已經被太陽的熱氣曬得昏昏沈沈,看來得先找個地方休憩、喝杯涼茶再前進了。  一樣位於二崁古厝街上,這家是杏仁茶的專賣店.... 「什麼?! 是杏...杏仁茶?! 」  雖然「杏仁茶」對身體有很多益處,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當然包含我自己在內啦!!  不過!! 這家杏仁茶真的很不一樣喔!! 喝起來好像豆漿的感覺,沒有恐怖的杏仁味,  如果喜歡喝豆漿的話,應該都可以吞得下這杯與眾不同的杏仁茶喔!  
				  
   
   
   
		 相較之下,反而覺得海石花的風味不是很優,  雖然外觀看起來是黃橙色,不過喝起來卻像開水一樣!! 該不會海石花就是這種味道吧?!  
				  
		 喝杯茶飲、清涼之後,兩側還有乾淨的老房間可參觀。  
				  
   
   
		 走過二崁的古厝之旅,接著可以到這海濱堤防走走、享受夏日海風的滋味,  不過最好是選擇在傍晚四點之後,否則大概會熱昏倒吧!!  
				  
		 不愧是以海為生的漁民,從小孩到大人.... 每一位都是處理生蚵的高手呢!  
				  
   
		 少了酷熱的豔陽,傍晚的澎湖跨海大橋更加舒服了,  徐徐的海風、暖暖的陽光.... 這才是享受海島的好時機,  美中不足的是,海水已經漲潮,這時間是無法進行〝踏浪〞活動了。  
				  
   
   
		 》惠子「澎湖西嶼 二崁」相簿  【惠子遊記 a100+1680z】更多內容可以看一下惠子的部落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