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敦厚話燈籠----燈藝大師吳敦厚 繪製燈籠超過一甲子的燈藝大師吳敦厚,可說是台灣的「文化國寶」。他的作品精美細緻,被譽為民俗「文化國寶」,於1988年獲得薪傳獎,他對於民俗技藝的發揚承傳不遣餘力,台灣還發行愛國獎券、郵票、首日封、明信片、郵戳、月曆用來表彰貢獻。
製作燈籠技藝高超的吳敦厚,總是靜靜的坐著,用淺淺的微笑和人們打交道,這並不是他生性沉默的關係,而是因為吳敦厚在小時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炸彈爆炸的巨大聲波震破了他的耳膜,13歲的他驟然的進入了靜默的世界。這位人如其名的敦厚老人,白髮銀鬍襯托下的臉龐,安祥自得的神采,一點也不受來來往往行車路人的紛擾。
畫燈籠時要求上下平衡、左右的對稱的美感,尤其是畫龍特別需要有均衡的佈局,讓燈面上呈現出莊嚴、威武的感覺,龍頭上寫著「王」的稱為龍王圖,龍的圖騰還有很多種,大致分為-青龍、黃龍、金龍、水龍、火龍、飛龍等。因為龍是傳說中的神獸,變化莫測高深。為了達到神龍活現的神韻,體態力求豐滿威儀;起伏翻騰的龍身,則呈現波瀾壯闊之勢。
這也是燈籠製作最困難的一部分,彩繪時,必須在腦海裡先有立體觀點,才能胸有成竹的在圓筒形的燈籠上揮灑自如。
在鹿港中山路吳敦厚燈舖,可見隨意懸掛,琳瑯滿目、古色古香的傳統燈籠,均是吳敦厚及傳承衣缽的五子吳怡德之力作。
吳敦厚受人歡迎的地方,除了他那溫厚的微笑,還有現代人很難想像得到的專注,他用一甲子的時間製作他的燈籠。想來燈籠裡必有獨特的樂章,迴響在他靜謐的世界裡。
“敦風壽世燈籠美,厚道匡時祖德綿” 最後 獻上對長輩的祝福 我更期望以“敦厚”二字為勉勵傳承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