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kon NX2 亮部保護功能的一些使用心得
				
		 
				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使用
				Nikon Capture
				,最主要是因為
				NX
				過去沒有提供「恢復高光細節」的功能。現在,
				NX 2
				有了
				Highlight Protection
				與
				Shadow Protection
				,所以我最近又開始使用
				NX2
				。以下報告關於這方面使用的幾項心得。
				
						
						
				
		 
				相較於我經常使用的
				ACR
				來說,
				NX
				由
				NEF
				轉換出來的
				tiff
				檔畫質通常都比較好,但也有一些缺點,最主要就是操作速度慢(我個人把
				NX
				當作純粹的
				raw
				檔轉換軟體,所以這方面的影響不大),另一點就是其
				Highlight Protection
				的功能明顯不如
				ACR
				的
				Recovery
				,這可以由兩部分來說:
				
						
						
				
		 
				
						1.                      
				
				多數情況下,
				NX2
				調整
				Highlight Protection
				會顯著影響影像色彩(飽和程度會降低)。
				
						
						
				
		 
				
						2.                      
				
				ACR
				恢復高光細節的能力,明顯超過
				NX
				;有些情況下,兩者之間存在重大差異。
				
						
						
				
		 
				這篇文章準備討論這兩點;換言之,我打算處理兩個問題:
				
						
						
				
		 
				
						1.                     
				
				如果要採用
				NX2
				的
				Highlight Protection
				處理爆掉的亮部,如何避免色彩受到影響?
				
						
						
				
		 
				
						2.                     
				
				對於有些影像,
				NX2
				沒有辦法處理高光爆掉部分,但
				ACR
				可以。所以,我們要設法讓
				NX2
				轉換出來的
				tiff
				檔,能夠兼具
				ACR
				的高光細節。
				
						
						
				
		 
				如同前文提到的,我把
				NX2
				當作純粹的
				raw
				檔轉換軟體使用,一般只作下列調整:
				
						
						
				
		 
				
						l          
				
				White Balance
				(採用相機的自動白平衡,或根據灰卡設定白平衡)
				
						
						
				
		 
				
						l          
				
				Picture Control
				(風格一律採用
				Neutral
				)
				
						
						
				
		 
				
						l          
				
				Quick Fix
				(只調整:
				Exposure Compensation / Highlight Protection / Shadow Protection
				;不會調整『反差』與『飽和』)
				
						
						
				
		 
				
						 
				
		 
				
						案例1  
				
		 
				我們希望透過這個案例,說明如何處理第
				1
				個問題:「假定採用
				NX2
				的
				Highlight Protection
				處理爆掉的亮部,如何避免色彩受到影響?」請參考圖
				001
				,這兩個圖形都是由
				NX2
				轉換出來的
				tiff
				檔,下圖沒有調整
				Highlight Protection
				,所以天空高光部分爆掉,但色彩很好。上圖把
				Highlight Protection
				設定在
				85
				,雖然讓天空呈現細節,但整體色彩明顯變得晦澀。
				
						
						
				
		 
				圖
				001
		 
				
						   
				請注意,亮部爆掉就爆掉了,進入
				PS
				調降亮度是沒用的。請參考圖
				002
				,兩個圖形分別裝上曲線的
				Adjustment
				圖層,把曲線的混合模式設定為
				Multiply
				。請注意,如此並不能恢復圖
				002
				下圖的天空亮部細節。
				
						
						
				
		 
				圖
				002
		 
				
						   
				現在,我們要找到一個影像,讓它兼具圖
				001
				上圖的亮度(細節)與下圖的色彩。這很容易辦到,只要把這兩個影像疊在一起(參考圖
				003
				),然後把上圖的混合模式改為
				Luminosity
				(綠色箭頭標示處)。如此一來,下圖除了維持原來的色彩之外,也能兼具上圖天空的細節(藍色箭頭標示)。
				
						
						
				
		 
				圖
				003
		 
				
						
								  
				
						 
				
		 
				
						案例2  
				
		 
				接著,我準備藉由一個例子,說明
				NX2
				轉換
				raw
				檔時,如何借重
				ACR
				的亮部細節恢復能力。
				
						
						
				
		 
				請參考圖
				004
				,這是在
				NX2
				處理的情況,即便把
				Highlight Protection
				拉到最高(
				100
				),高光仍然有些部分爆掉,甚至出現稍帶洋紅的色偏。
				
						
						
				
		 
				圖
				004
		 
				
						   
				請參考圖
				005
				,這是在
				ACR
				處理的情況,我們只調整高光部分,因為其餘部分準備採用
				NX2
				。
				
						
						
				
		 
				圖
				005
		 
				
						   
				圖
				006
				顯示這個
				nef
				檔分別從
				NX2
				與
				ACR
				轉換到
				PS
				內的
				2
				個
				tiff
				檔。左圖來自
				NX2
				,右圖來自
				ACR
				。我們透過
				File > Scripts > Load Files into Stack…
				,把這
				2
				個已經打開的影像相疊在一起(紅色箭頭),並勾選自動對齊功能(綠色箭頭)。請特別注意,由於這兩個影像是分別由不同軟體轉換出來,千萬不要直接利用滑鼠拖曳方式疊圖,即便拖曳過程鍵盤按住
				shift
				鍵,還是沒有辦法完全對齊。
				
						
						
				
		 
				圖
				006
		 
				
						   
				相疊之後,如圖
				007
				顯示,
				ACR
				的影像在下,
				NX2
				的影像在上。用滑鼠點下圖,使其反黑,鍵盤
				Ctrl+Shift+~
				,準備裝上亮度遮罩(
				Luminosity Mask
				)。然後,滑鼠點上圖,使上圖反黑,滑鼠點圖層面版下方的遮罩標示(綠色箭頭),如此可以幫
				NX2
				影像裝上遮罩,鍵盤
				Ctrl+I
				,將遮罩黑白反轉,使得
				NX2
				影像的亮部不會顯現。滑鼠點遮罩,鍵盤
				Ctrl+M
				叫出曲線,利用曲線調整遮罩反差。請注意,遮罩反差不能拉得太大(換言之,曲線的斜率不能太陡峭,紅色箭頭標示),否則階調變動會顯得太突兀。
				
						
						
				
		 
				圖
				007
		 
				
						
								  
				最後,利用曲線提升反差(可以繼續引用先前的遮罩,避免亮部爆掉),然後提升色彩,把暗部稍微打開一點(此處採用
				Light Machine
				),銳利化,最後結果如圖
				008
				(下巴的反射光應該處理掉)。
				
						
						
				
		 
				圖
				008
		 
				
						   
				
						結論
				
		 
				
						1.      
				
				某些情況下,我們可以利用相同
				raw
				檔轉換軟體,根據需要而採用不同設定轉換兩個影像,然後進行合併。(即便使用單套轉換軟體,有時候也可以「魚」與「熊掌」兼得。)
				
						
						
				
		 
				
						2.      
				
				另一些情況下,我們也可以利用不同
				raw
				檔轉換軟體的不同特點,轉換所需要的兩個影像,然後進行合併。(換言之,充分運用不同
				raw
				檔轉換軟體的不同特長。)
		 
				
				
				
						
						
				  |